展開目錄

素描頭像
整體畫面,應該要具備哪些方面?
今天
我們主要來講講
整體觀察、整體對比、整體把握、整體協(xié)調
......
趕緊往下看吧!
 
調子附著在形體之上,調子的明暗變化實質是體現(xiàn)形體的不同轉折,由形體而決定調子的變化,由調子反映形體的朝向。
 
一、整體觀察、降低錯誤
畫面要顯得整體、自然就要從整體性的角度來把握明暗調子。通常很容易出現(xiàn)的兩種錯誤:
①把反光畫得很亮,甚至超過了亮部的色調;
②把中間調子畫得過黑,甚至超過了暗部最深的調子。
出現(xiàn)這些情況,對形體的亮面和暗面沒有進行一個整體性的概括、歸納,只是局部的去抄襲這些色調。
 
解決辦法:
當大家用模糊的視覺去觀察對象,就會發(fā)現(xiàn)頭部形體忽然變得概括了,瑣碎繁雜的細節(jié)看不清楚了,暗部的小亮光也消失了,明暗面的對比變得清晰而又明確,中間調子只是亮面的一部分,而反光則是屬于暗面的一部分。反光看上去雖亮,但只要與亮面的色調進行比較,就能明顯的感覺到中間的差異程度了。
 
二 、深入塑造時,整體對比
對調子的整體觀察和整體對比應貫穿作畫的始終,尤其是在進行深入塑造的階段,很容易陷入死“扣”局部的情況,深入塑造時,更要注意對調子進行整體把握,要有意識的將亮、灰、暗三面整體對比。
 
亮部與兩部之間,中間調子與中間調子之間,暗部與暗部進行局部對比,靈活處理各種表現(xiàn),掌握明暗調子漸變的規(guī)律。
 
暗部:背光部位也并全是重色調,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固有色,同樣處于背光的暗部,深色調有深淺不同的變化。
例如頭發(fā)與皮膚:頭發(fā)的固有色常為黑色,老年人的發(fā)色以花白為多,黑色頭發(fā)的暗部是背光區(qū)域里最深的色塊,即便要表現(xiàn)頭發(fā)的反光也應從它黑色的固有色基礎上減弱變化。
 
皮膚屬于淺黃色,它在暗面里的色調偏淺,尤其是女性皮膚光滑,反光更是讓暗部顯得通透。但是反光再強烈,它依然屬于暗面背光部,它的灰色調要遠遠重于亮面受光部的灰色調。
 
亮面:亮面并非全都是高亮的色調,因為有形體的微弱起伏,其上會有許多變化微妙的淺灰調子。在刻畫表現(xiàn)這些灰調子的時候,需要有很明確的區(qū)域意識,它們是屬于受光面的范疇,它們的深淺層次不能與暗面的調子雷同,否則畫面會“臟、灰”。
 
三 、逆向思考,整體把握
在一個固定的光源下,拋開固有色,形體上的最亮和最暗之處應該只有一處,其他的亮部都是次亮、再次亮,依次遞減,而暗面也是次暗、再次暗、依次消弱,這是調子在形體上所表現(xiàn)出來的一種有秩序的變化規(guī)律。
 
之所以調子會在形體上表現(xiàn)出一種有秩序的變化規(guī)律,適應為形體上的不同朝向的面與光線之間的角度不同的緣故,高光通常在與光線垂直的面上。暗部灰受反射光的影響,而明暗交界線處既不受光源照射,又不受反射光照射,所以明暗交界線處往往最暗。
 
四 、畫面調子應要整體協(xié)調
對調子的表現(xiàn)不能憑眼睛所看到的對象直接抄襲。模特的存在是能給與一定的視覺元素參考,但由于光線、環(huán)境或者別的不穩(wěn)定因素的影響,并不能直接呈現(xiàn)最佳的視覺效果。
如果只是一味的抄襲,畫面效果可能并不如人意。對直觀效果要進行篩選和整體,協(xié)調它們的主次、輕重關系,使畫面色調呈現(xiàn)最佳效果。

點贊(0)
返回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