展開目錄

前些日子,我與龔建新、李堯天等先生一起去新疆畫速寫。面對火熱的生活、鮮活的形象,
一時手忙腳亂,找不著北了。按理說,我畫了幾十年的速寫,技法書都寫過了好幾本,可現(xiàn)在
居然手都僵硬得拉不開筆了!眼睛看得到,心里想得到,手卻跟不上。
以前畫速寫的口訣就是九個字:“眼、心、手、穩(wěn)、準、狠、精、氣、神。”“眼、心、手”保
持統(tǒng)一,才有能力抓住生活的一瞬間,把形象留在紙上。眼睛看到的物像,心里想的是怎么畫,
畫什么,手能配合,三者統(tǒng)一了,才會下筆果斷、準確、有力。有了穩(wěn)、準、狠,就能很自信,
面對生活就有了沖動,就會興奮,就有精力。如果達到了這三組口訣的標準,畫的畫一定生動、
活潑、栩栩如生。沒有前面眼、心、手的統(tǒng)一,后面的口訣就是空話。
即使你曾經(jīng)有一個時期達到這種統(tǒng)一,但是以后脫離了生活,畫速寫少了,手頭的功夫也
會退縮。就像一個曾經(jīng)是一流的芭蕾大師,別說三年就是三個月不練功,再站在舞臺上也會不
知所措。俗話說:“拳不離手,曲不離口。”正是這個道理。繪畫也是一樣,眼、心、手的統(tǒng)一,
可以使手頭功夫保持臨場狀態(tài),一旦需要,隨時上場。
過去學畫畫時,老師常說,手生點好,畫出的東西有拙味,不宜畫得太油滑。這話有一定
的道理,但你得明白,這指的是不動腦子,不結(jié)合創(chuàng)作,毫無目的地重復(fù)、傻畫。如果把這種
說法當成不花速寫的理由,那就慘了。
多年的實踐經(jīng)驗告訴我:畫寫實人物的人,如果長期不畫速寫,就會手生、木納,感覺遲
鈍。
深入生活,體驗生活,是為了尋找創(chuàng)作靈感和題材。而速寫的功能,最終目的是為創(chuàng)作收
集素材。
但是,隨著現(xiàn)代社會科技進步和普及,照相機、錄像機早已進入我們的生活,畫家們不再
像以前那樣深入體驗生活、畫一大堆速寫了。而是以旅游、玩樂為主,拍了一堆照片回來拼一
拼、貼一貼,就湊成了一幅“作品”。
畫家們自己愿意這樣做個人行為也就罷了,現(xiàn)在院校里相當一部分學生也這樣做,吃不得
苦,也懶得下功夫。這種情況很嚴重,令人擔憂……
今天坐在塔什庫爾干高原上想一想,幾個月不畫速寫,手就這么生、這么累。如果幾年不
畫速寫、不深入生活會怎么樣呢?想想都讓人害怕……

點贊(35)
返回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