展開目錄

大師素描學習筆記(秘籍本)
想成高手不可不看
 
    素描系統(tǒng)分為基礎訓練(明暗訓練、切面訓練和造型訓練)、應用訓練(臨摹大師作品和常規(guī)寫生)和自我表現(xiàn)訓練(傳統(tǒng)+理性+感性<客觀模 仿>)三個部分。前兩個部分要盡量少從審美的角度去表現(xiàn)對象,多從對象真實的角度去訓練(客觀模仿)。第三部分要加入自己的審美追求和藝術理想。

大師素描學習筆記(秘籍本)

明暗訓練(建立概念系統(tǒng))——切面(強化形體意識)——線造型(強化結構意識和造型能力)——臨摹大師作品(尋找符合自己的繪畫語言)——常規(guī)寫生(利用石膏、頭像、風景等寫生綜合應用前面的技術)——自我表現(xiàn)(利用不同材料和手法表達自己的審美追求和藝術理想)。
    基礎訓練是素描系統(tǒng)的重中之重,非為五個步驟:抽象明暗、形體明暗、空間明暗、結構明暗和最后的細節(jié)明暗(觸摸式)。即調子——形體——結構——細節(jié),空間貫穿始終。
    素描三個階段的比喻:住院階段、健身房階段、運動場或賽場階段。
    學藝術的三個階段:基礎訓練、綜合應用、自我表現(xiàn)。是個從客觀到主動,再到自由的過程。

大師素描學習筆記(秘籍本)


    一.抽象明暗階段(四步)
    1. 虛虛四步畫法:
    第一步:只畫暗部和明暗和陰影(即亮、暗面)。要求平涂和邊線模糊。
    第二步:在第一步的基礎上,在暗部和亮部各加一個色陳層,畫面產生四個色層,中黑、淺黑、淺灰、白。要求:色層歸納,邊線模糊,注意:色序和色距的關系。
    第三步:在第二步的基礎上,在暗部再加上一個色層,暗部表現(xiàn)最重色,在亮部再加上一個色層。畫面產生六個色層,深黑、中黑、淺黑、中灰、白。要求:色層歸 納,邊線模糊。注意:調整色序,畫出最佳色層。此時已產生了體感、空間感、光感、但是抽象明暗階段(抽象明暗是不看體積有體積,不注重空間確有空間。重點 培養(yǎng)整體觀察。概括表達能力)。
    第四步:在第三步基礎上畫成全因素素描,房形體渾圓厚重,邊線模糊不停頓。注意:第四步已經進入形體階段,要求去感受形體,感受形轉色變,在保持6個色層 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色調,體現(xiàn)吹氣感、光感、空間感和透氣感。觀察方法上與抽象明暗不同,根據(jù)面的朝向來表達明暗(從形體出發(fā),深淺服從朝向)。
    2.“虛虛四步”就是先利用前三步拉開畫面中大的色序和色距,在保持第三大關系的基礎上再進一步豐富色層。
    3.四個步驟一定要一步一步地按要求進行!
    4.確定色層的深淺的方法:瞇著眼睛整體觀察,按畫面的大關系來確定,不要太關注局部而失去對整體關系的判斷。因為抽象明暗轉移的是對象的顏色關系,而不是局部的局部的具體顏色(局部服從整體,小服從大)。
    5.平涂顏色時,一定要去歸納顏色,不要漸變。用筆輕松不他硬度,畫出的色層變現(xiàn)模糊、有流動感和透氣感。在抽象明暗階段要躲開形體和結構的干擾。也不要考慮反光和交界線,這里只有大的明暗層次(色序和色距)。
    6.畫“虛虛”時要求邊線牟虎,對象的“形”是靠色塊的形狀和交接線之間的比例。
    7.抽象明暗就是把對象復雜顏色關系概括化、層次化。(用幾個色層就能把對象的空間、光敏及基本的體積表達出來)。

大師素描學習筆記(秘籍本)


 
    8.兩個顏色進行比較是鼓勵的,三個或三個以上的顏色今昔功能比較才能形成顏色的秩序。才容易把握它們之間的色距。
     9.上調子要先深后淺再中間。注意亮部的深灰和暗部的淺黑之間的色距。暗部和亮部的顏色要拉開,這樣畫面才夠明快。
    10.畫虛首先狀態(tài)要放松,一切隨著感覺走。狀態(tài)放松了,表現(xiàn)出來的畫面感也會是松快的。具體表現(xiàn)是:邊線模糊,色層清晰。
    11.在深入一步,色序和色距的調整是必然的,調整時一定要從亮到暗或從暗到亮一推到底,這樣才能更好的把握色序和色距。
    12.一個判斷面是否受光的方法:用鉛筆或其他東西放到該面上看是否有陰影(若在受光區(qū)就會有投影)。
    13.抽象明暗階段也可以把形起準。只不過以往用“線”起形,現(xiàn)在用“面”起形罷了。在此過程中要把握“面”形狀和位置(不考慮“面”的體積)
    14.顏色雷同的主要原因是沒有整體、比較的觀察。
    15.觀察的范圍大小就很難判斷畫面中大小的色序,更難把握其間的微妙色距。
    16.眼睛瞇的越小,抽象明暗看的越清楚(即色層越歸納)。
    17.一個判斷顏色的方法:當兩塊顏色很接近時,范圍放大一些,眼在瞇小些就能判斷。
    18.(個人認為)虛虛的精髓就是整個觀察和顏色的歸納表達。
    19.抽象明暗做到位后(60—70%)再進入形體明暗。若過早的進入形體塑造,大的色層關系(抽象明暗)就不易拉開,畫面容易“灰”或:“花”甚至深入不動。
    20.注意整幅畫面 的光感和空間感。
    21.光感和空間的關系:
    *光感就是光落在不同物體、不同的空間、不同面上的反映(即變化)??臻g感就是距離感,體現(xiàn)方法有虛實深淺、大小、體積與平面、冷暖、鮮灰,但前提是有光源。
    *當受光面(指朝向相同的面)所占據(jù)的空間(縱深感)越大,顏色變化就越豐富。(空間明暗)
    *當體積越接近球體,受光面的色層越豐富,形體越膨脹,所占據(jù)的空間就越大。(形體明暗)
    22.在色序正確的情況下,光感、空間如果還不強,肯定是色距沒有達到最佳。
    23.顏色關系畫對了,畫面自然就干凈,看起來很“潤”。畫面臟肯定是顏色關系錯了。
    24.作畫過程中,顏色最好只加不減。一般不用橡皮。
    25.從現(xiàn)象觀察到秩序觀察。
    26.對象給我們提供的是結果,所以開始畫時一定要概括,然后一步一步地接近對象。
    27.寫生時關系畫不對往往是因為觀察方法不對。
    28寫生復雜固有色場景時,觀察方法要從大到小。首先觀察的不是具體的物體對象,而是斑斑駁、大小、亮暗不同色快(抽象明暗)

大師素描學習筆記(秘籍本)


    *第一步:用一個顏色畫暗部和陰影。
    *第二步:固有色已介入,把固有色和亮暗面的大色快一起進行排序,顏色要歸納,色層清晰,顏色數(shù)量越少越好(4-6個為宜)
    *第三步:進一步增加色層,完成抽象暗明。
    *第四步:在保持第三步大的色層關系的基礎上豐富色層,塑造形體。
    29.以畫面中所看到的為對象整體的去歸納顏色(畫頭像的四步)
    30.抽象明暗能做到什么程度決定你的畫面黑白節(jié)奏就到了什么地步。要適當拉開亮部色距離,相應地壓縮一點暗暗的色距。
    31.抽象明暗的深入是關系的深入,是色序、色距的清晰化、歸納化、概括化。
    32.黑白是相對應的,沒有黑(暗)就白(亮)不起來,沒有白(亮)也黑(暗)不下去,這里主要是關系中襯托的結果。
    33“虛虛四步”既是表現(xiàn)畫畫的手段,也是“診斷”畫面問題的“良方”。.
    34.寫實表現(xiàn)一定要通過明暗來達成.
    35.在明暗訓練中,人像與石膏像的不同就是加入了固有色因素。

大師素描學習筆記(秘籍本)


    二、形體明暗階段(8開、4開)
    1.形體是素描訓練中最關鍵的一環(huán)。
    2.形體是用不同朝向的面組成的體積,它不但有“形”還要有“體”。形體明暗就是把明暗賦給形體的不同朝向上。
    3 形體明暗階段,要用“面”和“體”的方式觀察對象,不用“線”的方式(這種觀察方式主要用在結構明暗階段)。
    4 同一朝向的面不止一個.可以先按一個顏色進行歸納,然后再按不同空間去進一步區(qū)分顏色。
    5 形體明暗可分為三個階段(大形體——中形體——小型體)去做,做形體要嚴格按照“從大到小”的順序進行以“形體——空間”(做一遍形體,調一遍空間)的方 法往下走。按“大形體——中形體——小型體”的步驟逐步分面,每個階段只觀察和表現(xiàn)該階段的形體特征(比如:做大形體的時候小的形體就可以先忽略)。形體 “分面”時,既不能少分(少一個面形體特征會不完整),也不能多分(面分多了會減弱該階段的形體特征)。這時的標準是:找準組成該形體的“必要”朝面的特 征(形狀、大小、深淺)。畫時不要太“貪”(大形體一起畫),也不要停留在一個層面上重復不前。大形體做足了就做中形體,中形體做足了就往下做小形體。就 這樣,從 簡單到復雜。
    6. 形體既要渾厚又要結實。渾厚要求“圓”,結實要求“方”。圓即共性,方即個性。塑造的形體首先具有吹氣感,使其“鼓”起來,其次要明確朝面的特征。最后達到“圓中有方”,“方中有圓”。
 

大師素描學習筆記(秘籍本)


    7. 八開的兩個階段:一是追求形體的吹氣感。二是追求形體的塊面感(大形體的面朝向、形狀及深淺)。與此同時還要講究畫面的光感和空間感。所以,形體“鼓”起 來之后要著重表現(xiàn)面的朝向、形狀和深淺。例如:畫的頭像如果不像模特,是因為頭像的某些形體朝面(包括高光面)的特征(形狀、大小、深淺)沒有抓住。
    8.解決了抽象明暗之后,要增強形體意識。主動地強調形體的體感和面的朝向,增強形體的塊面感。
    9.“圓”是指形體的流暢感,“方”是指形體不同面的朝向。
    10.做“圓”相對容易一些,比較直觀。做方則需要主動。
    11.形體要既厚實又結實。先把形體“吹”起來,再區(qū)分面的朝向及其特征,也可以兩者一起做。
    12.形體單薄是因為缺少面。面給夠了,形體自然就厚實了。
    13.要保持形體的流暢感(大小形體的隸屬關系),小形體要隸屬于大形體。
    14.在形體明暗階段不要用“結構思維”去做形體。這樣做,形體容易顯得單薄。形體明暗階段是靠“面”來表達體積的,是找面與面的關系。而“結構思維 ”關注的是線與線的處理手法。結構思維不是不能用,而是沒到用的時候。開始訓練形體時還是“純粹”一些好,先用“面”來表達形體,充分發(fā)揮面的形體塑造功 能。之后再加上更強大的“三線”,形體則更為結實。如果過早地介入結構線,就會容易忽視面的塑造,從而減弱形體的結實度和厚實感。給形體找“面”(包括高 光面)時,一定要抓住它的特征(形狀、大小、深淺)。
 
大師素描學習筆記(秘籍本)
    15.起形也要“先大后小”,注重基本形的特征和體塊感。
    16.形體,形體,先形后體。
    17.要學會看“形”的特征(形狀、大小、深淺)。“形”的特征抓住了,形體就有了(明暗是前);形體有了,結構也就容易出現(xiàn)了;結構出現(xiàn)了,還愁細節(jié)畫不出來嗎?
    18.面的形狀不準確直接會影響到形體的體積和空間。
    19.做形體時,為了讓形體更顯得結實,用筆不一定按同一方向走,只要面的朝向準確,面數(shù)給夠,以及空間到位,怎么表現(xiàn)都可以。線條順著結構走,只要效果整體,用筆放松是一個很不錯的做法。
    20.表現(xiàn)形體結實不在于“實”,而在于利用“面”去充分塑造體積感和渾厚感。
    21.觀察方法:睜開眼睛看形狀,瞇起眼睛看顏色。
    22.要注意單元形體的封閉性。畫單元形時先從輪廓把它“兜”起來,然后再進行分面塑造。同時還要把握形體之間的空間感。
    23.在形體階段,對“面”的朝向和形狀要敏感,找準面的形狀要找準它的支撐點(即高點和低點)。兩點之間連直線,直線之間連朝面(封閉形)。
    24.給形體“分面”時,要找清楚形體的“轉折”處,以及它們的連接關系。面要朝向清楚,轉折明確(面的朝向越明,色距越大;面的朝向越弱,色距越?。.嬕槐橹笠{整抽象明暗和空間。
    25.面的朝向不同,顏色不同;朝向相同,空間不同,顏色也不同。
    26.亮部的形體要敢畫,可勁地畫。要主動處理高光和淺灰、淺灰與中灰地段形體朝面之間的轉折。用肯定的顏色畫出更多主次分明的形體來。
    27.畫每個小形體時要停留長一點時間去認真觀察和塑造,作畫狀態(tài)還要保持放松,做到“既膽大又心細
    28.塑造形體時,暗部多用軟鉛,亮部多用硬鉛。
    29.形體觀察和表現(xiàn)的思路是:左——中——右;1——2——3;上——中—— 下;1——2——3。
    30.畫形體時只看形體就行了,每一遍都要一氣呵成地畫下來??床涣Ⅲw就畫不立體。
    31.塑造形體時要有空間意識,不但要做出形體之間的空間感,還要做出形體朝面及陰影區(qū)本身的深縱感(空間感)。
    32.形體階段的難點是“形轉色變”之后對抽象明暗的把握。
    33.歸納才是重點,體積大于細節(jié)。
    34.深入的是關系,而不是細節(jié)。
    35.始終保持大的顏色秩序,這樣在塑造形體的過程中會很輕松和主動。
    36.小經驗:如果是前側頂光源,暗部正面重,投影比較重,最重的是面朝向光源。
    37.明暗交界線是受背光的交界處,它具有封閉性。明暗交界線其實是交界面,由朝向、形狀、大小、寬窄和深淺

大師素描學習筆記(秘籍本)


    人像訓練
    1.準肯定像,而像未必準。因為有的是感覺像、有的是結構像、有的是特征像(對象型、心理、型和畫面型)
    2.像有很多因素造成的,明暗、形體、結構、空間、甚至細節(jié)都要注重,這才是真像,當然還有其他因素
    3.頭像要做到形準的“像”還遠遠不夠,還要塑造好大小形體和結構及其空間幾個方面的“像”。
    4.明暗、形體、結構甚至細節(jié)哪一方面不對都會影響空間。都對了才會“像”,頭像也是如此。
    5.畫人像要對稱地找轉折,對稱的塑造形體。
    6.素描人像中每個衣紋都要為形體、結構服務。

大師素描學習筆記(秘籍本)


    綜合筆記
    1.亮部實與暗部。
    2.畫暗部體積不能虛,結構可以虛。
    3.有問題只能去面對和盡力解決。今年的問題如果不解決明年這個問題還會等著你。
    4.畫不動的時候盡量不要輕易放棄或者換紙,因為這個時候停下來,到下一張的這個點兒上還會“卡”住的。
    5.“著急”是魔鬼。你心里一著急,就像著了魔似的很難安靜下來,感覺很容易就沒感覺,而畫面最需要的就是靜下心來找感覺。
    6.畫中多折騰幾遍是好事,至少你能知道錯在哪里。
    7.話的“像”必須思路清晰!
    8.每個階段都要認真地過,但過后一定要干預丟掉,以避免對每個階段過度留念而影響其它階段的繼續(xù)進行。
    9.每個階段都要突破極限往前走。

大師素描學習筆記(秘籍本)


    10.訓練的目的就是使自己畫畫主動。從暗部的主動走向形體的主動,再走向空間的主動,結構也要主動,最后走向細節(jié)的主動。這幾個階段就像幾個頻道或幾個系統(tǒng),不但都要達到主動,而且又要能隨意切換,就像切換電視頻道一樣熟練。
    11.不要把過程當作結果,但想達到結果,初始階段的過程又是必須經歷的。每個階段的訓練都是學好素描必須經歷的過程,這些訓練相當于一副猛藥,藥到病除,但還有一定的副作用,所以要趨利避害,一旦掌握其精髓之后就要把過程扔掉,做到“金蟬脫殼”。
    12.畫的多不意味找深入,深入不意味著細節(jié)。深入的是關系,每個階段都會有相應的深入。
    13.深入不光是細節(jié)方面深入,還有調子、形體、空間、結構等,是各個階段關系的深入。所以,關系高于一切。
    14.畫面要一遍一遍地走,后面的要參照先畫的。不要這兒畫一點哪兒畫一點,也不要畫了擦,擦了畫,一擦就又回去了,最好是一氣呵成,顏色只加不減。
    15.在逐步加暗的過程中要珍惜加暗這個機會,到哪個階段,就按哪個階段的要求去做。開始階段不要貪快,也不要重復不前。
    16.畫要經常拿到外邊看一下,檢查一下顏色的關系。因為室內的光線一般比較弱,往往會影響畫者對色彩關系的判斷。
    17.調子畫“黑”不是目的。抽象明暗正確,形體和結構結實而渾厚,空間感強才是目的。如果要追求超寫實,還要做到細節(jié)的深入一觸摸式。
    18.走到哪個階段說哪個階段,對每個階段都要較真。
    19.美術史是按結構明暗(文藝復興時期)——形體明暗(巴洛克、洛可可、新古典主義時期等)——抽象明暗(印象派,抽象派等)——細節(jié)明暗(超寫實主義等)的順序發(fā)展過來的。而的素描教學剛好是反著教的。
    20.在學素描的順序:先從圓都方,再從方到圓。最后的效果“圓中帶方,方中有圓”才是好畫。

大師素描學習筆記(秘籍本)


    21.要合理分布不同階段明暗的尺度:抽象明暗50%,形體明暗20%,空間明暗10%,結構明暗10%,細節(jié)明暗10%。
    22.“從整體到局部(從大到?。?rdquo;的觀察和表現(xiàn)是五個階段所有的思路。
    23.觀察方法上一定要先整體后局部,這樣有利于整體關系的把握和局部服從整體。
    24.觀察不主動容易視而不見,也容易表達概念化。
    25. 的基礎教學就是徹徹底底去觀察,要拋棄舊的觀念和模式化的經驗。
    26.在客觀對象面前,觀察方法應該是一致的,畫面的不同往往是觀察方法或意識不同。
    27.畫面時一定要多觀察,多動腦。腦子不清楚,多畫也沒有多大效果。
    28.認識不到也就畫不到。
    29.素描的意義就是適當?shù)靥幚砭植亢驼w的關系。
    30.有些畫近看好像亂七八糟,退遠一看什么都出來了。因為它們關系到位了。
    31.看了央美的這次石膏展,個人覺得央美大的素描比較注重大形體、空間的到位。遠看很結實,也很細致,但近看又比較松,東西也不是太多,但很微妙。我認為他們的細是感受的細,關系的細。
    32.黑是逐漸加重的,白是逐漸留出來的。所以,一般不用橡皮。
    33.要無止境的黑,無止境的白,這樣越畫越深入。
    34.畫素描就是在紙上做雕塑。

大師素描學習筆記(秘籍本)


 
    35.打個比喻,抽象明暗像國家領導人,形體明暗像各級政府,空間明暗像政府的體制,結構明暗像政令,細節(jié)明暗像政績(不知適當不適當)。
    36.經營畫面,要惜色如金。但初期階段要敢于試錯,甚至寧臟勿凈,之后動腦筋,積累經驗,最后才能做到惜色如金。
    37.觀察決定思維,思維決定畫面。所以說畫不對往往是觀察方法的問題。
    38.近精微,致廣大。
    39.很多人有學識但沒有欣賞美的能力——吳冠中
    40.我覺得,在學院畫素描,你要經歷一個“陷阱”,學院所傳說的養(yǎng)料,是前人一代又一代經驗和知識的積累,你必須靠近他,才可能獲得它,也才可能超越它,一旦你超越了這個“陷阱”,眼前就是一片光明
 
——李曉林(素描的誘惑)

點贊(5)
返回
頂部